当各大城市的国资平台开始“清仓大卖”炒股配资门户推荐网,你以为的“捡漏时代”真的来了吗?
数据显示,仅2024年以来,北京、成都、南京、广州等城市已挂牌国资房产超百宗,涉及住宅、商铺、车位等多种类型。其中,单笔挂牌金额普遍在数千万元级别,多笔打包资产转让底价合计高达数亿元。例如,北京某国企一次性转让位于西城区的多套住宅及商业物业,评估总价近3亿元;广州一地铁集团也挂牌转让一批沿线物业,引发市场广泛关注。
“这不是普通促销,而是结构性资产盘活。”知名房地产研究专家、贝壳研究院院长李文杰分析指出,“国资集中卖房,核心目标并非冲击市场,而是优化资产负债表、回笼现金流以化解债务压力。”
然而,这批“国家队”房源涌入市场,并未带来预想中的“降价狂欢”。
以南京某区一套国资转让的二手房为例,挂牌价略低于市场价5%,但要求全款支付、短期内过户,且不接受大幅议价。这对普通刚需家庭而言,资金门槛高、谈判空间小,反而更有利于资金充裕的投资客。
“表面上看,选择多了,但实际上真正适合‘捡漏’的并不多。”一位在成都参与过国资房产竞拍的购房者坦言,“好地段、好户型的房子,竞争依然激烈;有瑕疵或位置偏的,价格也没低到让人心动。”
业内专家进一步指出,国资卖房与普通业主卖房逻辑不同。
“国资转让更注重程序合规、资产保值,而非追求最快成交。”中国城市与发展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李宇嘉表示,“他们往往以评估价为底线,不会像个别急售业主那样大幅降价。加上当前二手房库存高,购房者选择多,市场议价权并未因国资出货而明显转移。”
据克尔瑞数据统计,目前全国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已连续多月保持在高位,部分城市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。国资房源此时入市,虽增加了供应,但并未改变“买方市场”的基本格局。
那么,国资卖房会不会压垮市场价格?
“短期会有心理冲击,但实际影响有限。”李文杰认为,“这些资产本身多数非高周转标的,转让节奏受程序控制,不会形成抛售潮。长远看,有助于释放存量资源、平衡市场结构。”
而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,面对国资卖房潮,保持理性比追逐“捡漏”更重要。
“如果你正好在看房,可以关注国资平台挂牌的房源,尤其注意产权清晰、无纠纷的优势。”李宇嘉建议,“但别指望靠这个‘抄底’。买房终究要看自身需求、杠杆水平和长期价值——别因为看似便宜,就买了并不适合的房子。”
国资卖房,是资产流转的必然,也是市场出清的一步。但“捡漏”从来不是常态,理性入市,才是明智之选。
途乐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